一、DC/EP的数字钱包是否需要手机具备NFC功能
DC/EP的数字钱包不一定需要手机具备NFC功能,它使用的也是APP。
DC/EP具有微信和支付宝一样的支付功能,如扫码支付,汇款转账等功能,但DC/EP还具有微信和支付宝没有的功能:
1)碰一碰,两个手机碰一碰就能实现转账,即使手机不能联网,也可实现离线支付。
2)匿名付款,微信或者支付宝是需要知道对方账户才能转账,而DC/EP支付时可以像使用现金一样,别人是看不到你的账户。
二、央行拟发行数字货币(DC/EP)的背景和战略意图是什么
背景:
2019年 6月 18日,Facebook发布了数字货币项目 Libra白皮书,由此引发了世界各国央行的关注与讨论。全球央行开始密集释放研发数字货币的信号,中国央行也不例外。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从 2014年开始研究,到 2018年已经趋于成熟,并在 2019年 8月份 Libra引发全球央行热议时「呼之欲出」。
中国的央行数字货币英文简称为「DC/EP」,「DC」是「Digital Currency(数字货币)」的缩写,「EP」是「Electronic Payment(电子支付)」的缩写,主要功能就是作为电子支付手段。
战略意图(浅层):
首先:减少现钞流通,优化钞票管理
现在纸钞、硬币的印制、发行、贮藏等各环节成本相对数字货币都非常高,还需要不断投入成本进行防伪技术研发。同时由于电子支付的发展,纸钞和硬币的便捷性不足,使用场景逐渐萎缩。
其次:替代现钞M0,推行人民币数字化
推出DCEP重点替代 M0(M0是现钞),而非 M1和 M2,简单而言就是实现纸钞数字化。我国当前货币体系中,基于商业银行账户体系的 M1和 M2已经实现了电子化和数字化,所以短时间内没必要使用另一种技术对其进行再一次的数字化改造。
M0由于交易匿名和伪造匿名,存在被用于洗钱、恐怖融资等风险。而随着安全意识和数据保护意识的提升,普通用户自身存在一定的匿名支付和匿名交易的需求,但现在的支付工具,无论是移动支付还是银行卡支付都无法摆脱银行账户体系,满足不了匿名的需求,也就不能完全取代纸钞支付。但从央行的角度来看,未来的数字货币要尽最大努力保护私人隐私和匿名支付需求,但是社会安全秩序同样重要,在遇到违法犯罪问题时要保留必要的核查手段。
所以,央行数字货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既要保持纸钞的属性和主要价值特征,又能满足便携和匿名要求,同时还要在隐私保护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之间寻找平衡。穆长春多次将央行数字货币定义为「具有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纸钞的数字化替代」。
战略意图(深层次):
但是除了表面上出于优化现钞管理,推进M0的数字化之外,DCEP的发行背后的有着涉及人民币国际化等更加宽宏的战略意图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抵制美国经济制裁,维护国内经济平稳。这类国家以委内瑞拉为代表,由于受到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制裁打击,使得国家深陷经济危机,传统货币体系面临崩溃,通货膨胀严重,几乎与世隔绝,无法通过传统金融手段从外界获得援助。为了打破封锁,这类国家寄希望于诸如数字货币这类无国界的价值储备工具,将其视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二、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这类国家多以美元作为政府货币,在国内经济方面受制于美元,以马绍尔群岛为代表。此外,对于那些由于参与国际贸易而不得不依赖美元的国家来说,引入一种由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也可能有助于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进而可能意味着这些国家拥有更多的经济主权。
三、追求金融科技发展,改善现有体系。这类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新加坡、以色列、迪拜、爱沙尼亚等。比如新加坡则希望通过数字货币来促进跨境支付;以色列则是为了针对国内的黑市及漏税现象。这类国家经济基本上都比较稳定,但为了追求金融科技的发展,把握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和补充或改善现有货币体系而选择加入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探索中。
四、维护现有货币体系稳定。这类国家以挪威、瑞典为代表。这些国家货币体系现阶段由于某些外在因素而遭受到威胁或冲击,希望通过法定数字货币来稳定国内现有货币体系,将其作为法币的补充,确保央行对国内货币的控制权。
另外,央行法定数字货币也被认为是更安全和合规的虚拟数字货币:
首先,以比特币为代表的非法定数字货币以去中心化为主要特征,但法定数字货币却需要明确的中心化组织。这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以国家信用作为担保,相比用纯技术作为信用担保的比特币等数字货币,能得到法律上的保障。
其次,区别于非法定数字货币存在价格波动巨大、属性难以定义等诸多问题,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价格相对平稳,可以方便地与法币兑换,是法币的数字形式,不存在流通和监管方面的障碍。
另外,法定数字货币可以采用分布式记账方式也可以采用传统银行账户体系。采用分布式账本的优势在于能拥有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等特性,便于降低发行成本与加强监管,打击违法犯罪。但区块链技术并非唯一选项。
资料来源:01区块链
现在DCEP还处在内测阶段,可以在建设银行APP里面使用数字货币钱包功能,打开建行app,在最上方搜索栏输入“数字钱包”,显示“数字钱充值”和“数字货币”。
建行app的数字钱包功能
备注:但由于建行的数字钱包app只是内测,可能会因内测结束而暂时停用,这时候app会弹出这样的提示,无需惊讶,在DCEP正式上线前这都是正常的。
该功能暂未正式对外提供服务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谢谢:)
三、数字人民币DC/EP势在必行,即将落地使用,你知道多少
我国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和落地工作正在加速推进中。随着研发的深入和宣传的扩大,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已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不少人认为,数字化是货币发展演化的必然过程,数字人民币的快速登台,还有利于挑战美元的霸权地位;但同时,也有些人表达了他们的不解与顾虑,觉得同样是用手机支付,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这种第三方支付已经够普及实用了,数字人民币推行是不是有些“多此一举”。
的确,在我国移动支付几乎覆盖了我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为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也给我们资金使用提供了快捷,甚至普及到了国外。但数字人民币的推行并不仅仅是为了无现金社会下交易支付便捷,其背后更重要且深远的布局,才是数字人民币更“香”的原因。
推行数字人民币的重要意义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数字人民币与支付宝、微信支付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日常使用的微信和支付宝等相当于“钱包”,是银行和用户之间的媒介,是金融基础设施,代表一种支付方式。
而数字人民币则是纸钞的数字化替代,属于流通中的现金即M0,英文简称为DC/EP,意为“数字人民币和电子支付工具”。它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具有价值特征、法偿性,稳定性、锚定性,以及可控匿名性。
在今年发布的《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中指出,中国研发数字人民币体系,旨在创建一种以满足数字经济条件下公众现金需求为目的、数字形式的新型人民币,配以支持零售支付领域可靠稳健、快速高效、持续创新、开放竞争的金融基础设施,支撑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提升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提高货币及支付体系运行效率。
由此可见,数字人民币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助力惠普金融的发展,这也是其推行初心。现阶段,在一些偏远山区、宽带网络基础设施较弱的地方,不少人难以享受到数字金融技术带来的好处。即便在城市,也有老年人等部分群体面临不会用或不敢用的电子设备的情况。
面对支付惠普领域存在着的“数字鸿沟”,数字人民币的账户松耦合设计,使人们不开立银行账户也可享受银行金融服务,进一步降低公众获得金融服务的门槛。包括短期来华的境外居民也可以直接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满足在华日常支付需求。
而双离线功能特性对于网络不发达的地区十分友好。只要手机有电,即便付款方和收款方都没有网络,也可通过“碰一碰”实现随时随地的便捷支付,有利于提高全国的金融服务覆盖率。而数字人民币无手续费和“支付即结算”特性也有利于企业及有关方面在享受支付便利的同时,提高资金周转效率,进一步降低支付成本。
数字人民币的另一大意义在于提升支付体系的安全与效率。作为国家法定货币的数字人民币是安全等级最高的资产。它在丰富支付工具多样性的同时,以“小额匿名、大额依法可溯”的可控匿名原则保护个人隐私及用户信息安全,在日常消费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时不再受到平台“捆绑式”约束。而对于洗钱、逃税、赌博等情况,数字人民币交易信息可以对其进行监控和追溯,为打击违法犯罪提供信息支持。
数字人民币也有利于维护支付市场的公平竞争。一方面,数字人民币将为不同支付服务机构的创新发展提供公平的准入机会和统一基础设施,促进市场竞争择优;另一方面,利用数字人民币的法偿地位能打破支付市场中的机构壁垒、工具壁垒和平台壁垒,进一步实现数字人民币的全场景支付,提升零售支付服务的可达性和社会总福利水平。
这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莫万贵在今天下午举行的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政策发布专场活动上介绍的。
他在现场发布了五条支持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其中,央行加大货币政策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加政策性资金支持。2021年1月至9月,央行在北京投放基础货币920多亿元,同比增长17%;
北京地区各项贷款余额达到8.5万亿元,同比增长9.8%。央行将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聚焦支持实体经济和促进就业,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加大跨周期调节,用好各项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对接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加大对小微企业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的精准支持。
央行加大北京“两区”建设和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力度。央行在“两区”建设的251项任务中牵头33项,目前落实比例超过90%。同时,支持首创性的金融创新服务成果率先在北京落地,今年支持全国第二家个人征信机构朴道征信在北京成立,支持外资机构参与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的境外投资试点。
此外,将中关村示范区海淀园的外债便利化试点的额度提升到1000万美元。下一步,央行将支持在北京设立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测中心,稳步扩大已落地政策的试点范围,积极探索储备创新政策,深入实施贸易收支便利化试点,继续开展跨国公司等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的试点,稳步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结算及业务创新等。
央行将大力推进冬奥支付环境的建设。持续推动提升冬奥重点场景外币银行卡受理率,积极构建面向冬奥会场景的数字人民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应用和服务体系。全力支持冬奥支付环境建设,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冬奥产品的试点,加快推动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实现场景全覆盖。
央行将加大北京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的力度。指导推行企业简易开户试点,指导减免企业网银工本费和全面取消套餐式收费,率先上线“一窗通”平台、实时反馈银行账号功能等多项举措,优化银行账户服务。持续推动支付服务降费政策落地见效,大力推动北京设立银行账户管理新方案,助力首都营商环境优化建设。
莫万贵表示,央行还将积极支持北京开展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全力推动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支持北京创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支持北京绿色交易所承建全国自愿碳减排交易中心,积极支持北京市中关村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申建工作,助力北京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积极推动在北京设立重要金融基础设施,支持打造北京金融标准政策高地,大力支持北京市国家数字金融技术检测中心建设,推动更多数字金融企业集聚北京
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币大牛资讯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8xmw.com/zhis/11283.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