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枚比特币涨到12万了,用家庭台式机“挖矿”,多久能挖一枚
比特币的概念最早诞生于2008年,由中本聪率先提出,所以他也被称为“比特币之父”。根据中本聪的设计思路来看,比特币本质上是一种以数字形式存在的加密货币,只能在网络上流通,可以用来进行相关交易或者与人兑换等值的实际货币。
那么比特币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一枚比特币值多少钱呢?
与所有国家的货币都不同的是,比特币并不是某个机构发行的,也不受相关规则管制。它来源于大量的计算,通过特定的算法而产生不同的结果。简而言之,比特币就是一个问题各种不同的解,只要算出了其中一个解,就能得到比特币。
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可能参与制造比特币,而且它能在全世界流通,可以在任何一台接入了网络的电脑上交易。更重要的是,比特币的交易不会暴露用户的个人信息,谁也不知道正在与自己的交易的人到底是谁,能够有效地防止隐私泄露。
至于比特币值多少钱,根据最新的行情来看,一枚比特币已经涨到12万人民币了。也就是说,只要你拥有一枚比特币,就可以和别人换来12万人民币,甚至是更高。因为比特币属于稀缺货币,它的总量是有限的,自然更加珍贵。
但需要注意的是,比特币的价值不是固定的,它就像股票一样时高时低,没有人能预测接下来的走向。举个简单的例子,在2017年的时候,一枚比特币的价格达到了19850美元,但2019年又跌回了5000美元左右。
不过,就目前的趋势来看,比特币的价格稳定在了17000美元以上,折合成人民币就是12万元。不难看出,比特币的价值确实很高,如果拥有了几百枚比特币,那么就相当于百万千万富翁,这对于普通人而言,无疑是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正因于此,国内很多人都加入到了“挖矿”的大军中,希望能挖到几枚比特币,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所谓的“挖矿”,指的就是用计算机解决一项复杂的数学问题,来保证比特币网络的一致性,然后将会生成部分比特币来奖励求得答案的用户。
随着用户给出的答案越来越多,比特币网络会调整问题的难度,减少奖励的数量。换而言之,比特币刚诞生的时候可能很容易就能挖到,但是时间越久,得到它的难度就越高。
那么如果用家庭台式机“挖矿”,多久能挖一枚?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现在“挖矿”的人用的都是专业的“矿机”,基本上没有人会用家庭台式机来挖比特币。
家庭台式机与“矿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运算能力方面,功率高的“矿机”配备的有数十甚至上百个显卡,其运算能力是家庭台式机的几千几万倍!但尽管如此,“矿机”也不能保证一定能挖出比特币,所以用家庭台式机“挖矿”的难度可想而知。
曾经有人计算过,如果一台家用台式机一天24小时都能保持高负荷持续“挖矿”,那么每天大概能挖到0.0018枚比特币,想要挖出一枚大约需要两年的时间。
这足以证明用家庭台式机“挖矿”是不现实的,两年赚12万看似还不错,但各种成本加起来就很不划算了。更何况没有台式机能连续高负荷运转两年,万一出现什么问题,一切努力都会付之东流。
所以说,比特币距离普通人还很遥远,我们平时很难见到它的身影,也用不着它,根本没必要天天想着“挖矿”。
12万人民币一枚的比特币确实很吸引人,但它的价值完全取决于用户是否需要。如果没人愿意购买比特币,那么它的价格再高也只是虚的,无法等同于真正的货币。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比特币之所以能炒起来,就是因为数量稀少,这并不代表它的价值很高。
二、比特币挖矿机一天电费
12万。1TH/S*24H=0.00007087btc,按综合12t的机器算力来算每天产量为:0.00007087*12t=0.00085044btc,那么单台挖到一个比特币的时间需要:1/0.00085044=1175天;十台矿机挖到一个比特币的时间需要: 1/0.0085044=117天;一百台矿机挖到一个比特币的时间需要:1/0.085044=11.7天。也就是说按照目前的难度来算,大概单台矿机需要三年的时间可以产出一枚比特币,十台矿机需要3.9个月可挖一个比特币,一百台矿机只需要11.7天可挖出一个比特币,投入单台机器成本价8500左右,十台在85000左右,一百台投入850000,不到一百万,一个月收入超过两枚比特币,按目前的币价来算大概价格十二万,如此看来,目前比特币挖矿的收益虽然不及之前,但相较于其他投资项目还是很可观的。
拓展资料:一.中国禁止比特币机挖矿
1.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应该积极调控货币总量,用货币政策的松紧来为经济适时的加油或者刹车。因此,他们认为比特币固定总量货币牺牲了可调控性,而且更糟糕的是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通货紧缩,进而伤害整体经济。
2.而另一部分经济学家们的观点却截然相反,他们认为政府对货币的干预越少越好,货币总量的固定导致的通缩并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比特币网由计算机所生成的一串串复杂的代码组合而成,根据其独特的算法通过计算器中转运算取得,这个运算的过程就被称为“挖矿”。为了获取这些“数据黄金”,全球“矿工”都在使用高功率的计算机“挖矿”。
二比特币为何如此耗电?
1.比特币发明者中本聪想了一个方法:做数学题。谁先最先计算出随机哈希函数的正确答案并提交,谁就拥有一次记账权。这些题目没有取巧的解法,就是枚举法,让计算机不停地算;本身也没什么实际意义,就是一个工作量证明。而想要把假交易放进去而不被发现,理论上需要有比其他所有人加起来还强的算力。
2.比特币网络的计算机(矿机)需要不断进行计算,平均每几分钟产生一个区块,获得新生成区块的用户,可以赢得一定数量的比特币,这一过程被称为“挖矿”。矿机的算力越强,挖矿速度越快,挖到比特币的概率也就越高。投资者为了获利,自然会购买更多的矿机,并让其长时间运行,在此过程中消耗大量电力。
3.作为一款虚拟加密货币,比特币使用一种名为区块链的分散式账本技术,记录所有交易并将数据传送到网络中的所有节点。“挖矿”是获得比特币加密货币的方式,这需要使用和比特币加密系统连接的高效率电脑设备进行大量的运算。
三、肽链矿机挖矿产T币是传销吗
T币全名钛克币已经被西安警方证实为传销行为,警方以对钛克币公司进行查封。中国警方已经抓捕了大量声称矿机挖矿的传销行为,央行也以发出公告央行从未推出任何虚拟货币。
以下为权威媒体报道:
2018年11月23日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互联网催生了许多新经济形态,但是“新”未必是创新,需要冷静分析。我们要鼓励创新、倡导创新、包容创新,也要特别注意维护创新。而这个维护就是剔除虚假虚火,撕开面纱,揭露真相,批判那些像“炒作明星”一样炒作“创新”的现象和观点。
“其实,网络这东西,现在想想也是很后悔的。我连人都没有看到,就参加了矿机的众筹,连账号、密码我都不知道,现在想报案都没法报。”安徽的李先生,这段时间非常郁闷,今年6月份被人拉到QQ和微信群,继而又被忽悠着花了八九万参与六台钛克币矿机的众筹。
钱还没有挣到,钛克币公司涉嫌传销,8月底被西安警方查封了。现在群主告诉他和其他十几位参与矿机众筹的投资者,钱要不回来了。
李先生说:“会员特别多,像我们这样的人,QQ群群主都在洗脑,说传销的钱没收了都上交国库的,即使报案了,也拿不回来了。”
其实,李先生说的挖矿机就是看起来高大上的伪创新,背后是一个巨大的传销迷局,让他像着了魔一样把钱投入到山寨币挖矿机的众筹之中。李先生被说动掏钱投资钛克币挖矿机,就是因为群主声称,钛克币与比特币一样,产生于网络世界复杂的算法,具有不可复制性,靠矿机才能挖钛克币。
“它的宣传力度非常大,广告做的特别好,区块链啊什么的,我们以为钛克币的模式是跟比特币一样的技术。”李先生说。实际上,据警方透露,这家公司的钛克币产生技术就掌握在公司高层的手里,只要点一点鼠标,数万枚钛克币唾手可得。
在伪创新的包装下,钛克币成为诱饵,这家公司构建了两个交易平台,一个平台负责钛克币交易,另一个则负责虚拟的矿机交易。在金融界人士看来,这两套网络交易系统实际上已形成了自己独立的金融生态圈,更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
在实际操作中,像李先生这样的“投资者”首先要注册成为会员;接下来需要支付人民币来购买虚拟货币。
李先生告诉记者:“三千个钛克币才能买到一个矿机,我们想要买矿机,就要在它的交易所买钛克币。钛克币不就一直往上涨了嘛!7月到8月份之间,钛克币价格一直在上涨,从20多元,上涨到60多元,都是我们的钱。”
用人民币买钛克币,再用钛克币买矿机,这个规则是钛克币公司精心布的一个局。因为投资者想买矿机才买钛克币,花钱买钛克币,又炒高了钛克币价格,更加刺激人们买矿机的欲望。因此,在短短的一个半月内,李先生疯狂投入八九万元,参与了6台挖矿机的众筹。
“QQ和微信群,群主拉了十几个像我这样的人,众筹矿机。VIP3000型的矿机大概22万。矿机生产币,把币挖出来有盈利,刚开始的一个多月,能分到盈利两三千元,所以十几个人众筹了6台20多万的矿机。”
像李先生这样的投资人,购买了虚拟货币后,还不能直接进入矿机交易平台,必须要有拥有一个或多个“矿机”的“老客户”介绍。至此,传销卸下了伪创新的面具。这些“客户”最终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层级,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客户”会得到巨额非法所得。
在深度剖析后可以看出,挖矿机传销依然采用的是拉人头,发展下线的传统模式。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受损投资人现在终于看清了矿机伪创新,真传销的本来面目。
“由于有区块链、P2P、虚拟货币等新概念做包装,还在高端商业区设置富丽堂皇的公司作支撑,再加上不惜血本,聘请专业的宣传公关团队,虚拟币传销有非常强的迷惑性,加上微信组织我们,不见面传播又有隐蔽性特征,所以才导致我们这些受骗的投资人,被骗了却还不自知。”
像这样的伪创新,数不胜数,全国多地都在上演虚拟货币涉嫌传销的惨剧,动辄几十万涉案金额,数万投资者损失惨重。
扩展资料:2018年4月17日晚,一起披着“区块链”外衣的特大网络传销案主犯郑某被西安警方从上海押解回西安,该传销组织头目将“区块链”打造成传销噱头,建立“消费时代”(DBTC)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发展下线。
据介绍,该平台今年3月28日上线,截至4月15日,已发展注册会员1.3万余人,涉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涉案金额8600万元。“消费时代”(DBTC)网络平台的破灭,打着“区块链”名义的全国首例传销案也成功告破。
早前,比特币的蹿红,让作为比特币技术基础的区块链聚焦在镁光灯下。2018年伊始,区块链再次走红,一时间成为行业大热的概念。
“现如今,虚拟货币市场的野蛮生长,让“暴富”一词着实刺激了人们的神经。在“一夜暴富梦”的背后,滋生出了一批打着“区块链”的名号,实则搞着传销勾当的非法组织,实打实的“挂羊头卖狗肉”。”
民间反传人士韩兆磊告诉记者:“时代不一样了,骗子们都要紧跟潮流了。于是虚拟货币、区块链,这些没几个人能搞懂的概念成了他们的“新宠”。”
不久前,腾讯安全反诈骗实验室联合国家工商总局(广东深圳)反传销监测治理基地,正式发布了《腾讯2017年度传销态势感知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各类境外资金盘、虚拟币和ICO项目也成为新型网络传销的主要模式之一,许多组织打着创新的幌子,许以高额回报,但其中蕴含非法发行、项目不实、跨境洗钱、诈骗、传销等诸多风险。
由于不受国内机构监管,一旦崩盘、跑路或者失联,投资者往往投诉无门,损失难以追回,还造成大量资金流向境外,严重危害国家金融安全。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28日,腾讯安全反诈骗实验室共识别出3534个疑似传销平台,平台参与人数高达3176万,且每天新增识别传销平台30个左右。
对此,《腾讯2017年度传销态势感知白皮书》指出,从传销组织出现时间的分布来看,近年来传销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2017年新出现的传销平台占比高达58%,超过之前的总和,可谓是“互联网传销元年”。
据此次破获“区块链”特大网络传销的民警介绍,“消费时代”(DBTC)网络平台自行操纵虚拟货币升值幅度,设置“持币生息奖”吸纳会员;根据会员发展下线情况,实施28级分代管理,设置“分享收益奖”进行奖励;对10个层级148人组成的营销团队设置“团队业绩奖”,根据营销团队业绩进行奖励。
而关于以“区块链”为名的非法传销,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在2017年4月就已经更新了《互联网传销识别指南》(2017版),其中就新增了“数字货币”传销。
并指出传销分子利用投资人未能准确理解数字货币的特点进行行骗,传销式数字货币的“交易行情”基本由特定机构控制,早期为吸引投资人投资,可能会将货币价格炒得很高,一旦时机成熟,机构进行集中抛售,价格一落千丈,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或者机构直接跑路。
腾讯安全反诈骗实验室负责人李旭阳说道,“最近利用所谓的区块链概念搞的代币、虚拟币这一块,我们发现非常活跃的这种代币有2000多种,这种传销平台已经超过3000多家,这类犯罪因为涉案金额非常大,所以危害很大。”
“在他们的眼中,你心中牵挂着的账户里,不过是一串串没有价值的“数字垃圾”。你想要的样子,他都能给你操控出来。这不是重点,毕竟是搞传销的,根儿还是脱离不了“发展下线”四个字。”
中国反传联盟会长凌云跟记者表示:“关于传销的案例,“暗黑币”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这种平台以高额返利为诱饵,由全国各个地区的负责人及会员通过宣传、上课、介绍等方式不断发展下线,以投资虚拟货币“暗黑币”为名;
要求参与者缴纳不同级别的“暗黑币”矿机租赁费用即门槛费的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每一名会员下线分为三条线(即三个区)的顺序组成固定的层级,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返利依据并引诱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并通过出售虚拟货币“暗黑币”的方式直接获利。”
据了解,这种类似的利用区块链概念进行投机的行为,国际上也不乏案例,比如区块链上卖虚拟猫。区块链上的一只猫价格已经高达12万美元,这种卖法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赌博或者击鼓传花游戏。
据了解,随着我国对非法传销活动不断加大打击力度,此类传销活动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是,随着金融创新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速普及,非法传销明目更加繁多、组织更加严密。尤其是,在日益火热的区块链风口下,资本市场概念炒作盛行,投机氛围浓厚。
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吴震说:“随着数字货币受到热捧,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打着区块链、虚拟货币的旗号经营,去年就出现过有着400多种名目的传销币。还有一些平台利用高收益进行虚假宣传开展业务。”
吴震认为,区块链要想成功,有四个必要条件:必须多方参与;参与的多方都有积极性,数据真实性问题;实施难度。此外他认为,如果激励机制形成不了,就会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要么区块链建成后难以运行,要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今年1月中旬,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和相关企业在2018年守护者计划大会上表示,各部门将采取联合治理模式,携手更多的政府部门和企业,打击网络黑色产业链力度,共同构建“网络安全共同体”。
总而言之,资本市场对区块链概念的爆炒,正在让这一创新技术走向失控的边缘,只有加大监管力度才能使其得到良性发展。同时,广大投资者也应该认清此类项目的本质,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不要盲目跟风炒作。
参考资料来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揭秘伪创新】山寨币“挖矿机”的传销迷局
中国质量新闻网-“持币”传销傍上互联网新宠“区块链”
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币大牛资讯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8xmw.com/zhis/11636.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