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特币如何算出来的
从比特币的本质说起,比特币的本质其实就是一堆复杂算法所生成的特解。特解是指方程组所能得到有限个解中的一组。而每一个特解都能解开方程并且是唯一的。
以钞票来比喻的话,比特币就是钞票的冠字号码,知道了某张钞票上的冠字号码,就拥有了这张钞票。而挖矿的过程就是通过庞大的计算量不断的去寻求这个方程组的特解,这个方程组被设计成了只有 2100万个特解,所以比特币的上限就是 2100万个。
要挖掘比特币可以下载专用的比特币运算工具,然后注册各种合作网站,把注册来的用户名和密码填入计算程序中,再点击运算就正式开始。完成Bitcoin客户端安装后,可以直接获得一个Bitcoin地址,当别人付钱的时候,只需要自己把地址贴给别人,就能通过同样的客户端进行付款。
在安装好比特币客户端后,它将会分配一个私钥和一个公钥。需要备份你包含私钥的钱包数据,才能保证财产不丢失。如果不幸完全格式化硬盘,个人的比特币将会完全丢失。
钱包
比特币钱包使用户可以检查、存储、花费其持有的比特币,其形式多种多样,功能可繁可简,它可以是遵守比特币协议运行的各种工具,如电脑客户端、手机客户端、网站服务、专用设备;
也可以只是存储著比特币私密密钥的介质,如一张纸、一段暗号、一个快闪U盘、一个文本文档,因为只要掌握比特币的私密密钥,就可以处置其对应地址中包含的比特币。比特币无法存入一般的银行账户,交易只能在比特币网络上进行,使用前需下载客户端或接入线上网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比特币
二、比特币是什么请通俗的解释一下讲一下它的历史
比特币(英语:Bitcoin,简写:BTC,货币符号:฿),是一种用开源的 P2P技术的软件而产生的电子货币。虚拟货币“比特币”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可能化名)在 2009年提出。现在比特币也指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整个 P2P网络。
2008年,一位称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人发表了一篇新的论文,论文阐述了以密码学为基础的电子货币理论(也就是现在的比特币)。论文指出:世界各国的货币这么多,而每个国家的货币只是一个流通符号,一旦失去了国家的信用保障,它们就是一堆废纸。为什么不发明一套世界通用,而又无国别之分的货币系统呢?于是,论文详细讲述了如何利用密码学制造一种虚拟货币的方法。这就是比特币的理论。(交易比特币上“币汇交易所”)
在论文中提出的比特币货币系统,有一些这样的属性:
(1)去中心化:没有发行人,整个网络由用户构成,采用P2P方式存储和运行
(2)全世界流通:世界上任意一台电脑,只要下载比特币客户端,就可以制造、出售、购买、收取比特币
(3)安全持有:操控比特币需要私钥,它可以被隔离保存在任何存储介质。除了用户自己之外无人可以获取。
(4)低交易费用:可以免费汇出比特币,但最终对每笔交易将收取约0.001比特币的交易费以确保交易更快执行。收取的交易费,会做为奖励,发给后续去制造比特币的用户。
(5)方便快捷的交易转账:只要你知道对方的账户地址,就可以转账,方便快捷
(6)防止通货膨胀:全世界一共只产生2100万个比特币,从发布之日起,每10分钟产生50个比特币,但产量每4年会减半,即发布4年后,每10分钟产生25个比特币,发布8年后,每10分钟产生12.5个比特币,这些新产生的比特币,属于制造比特币的人。
2009年,比特币系统正式发布,但由于知道的人很少,1比特币的价格仅几美分。
2013年4月,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发现比特币,比特币的价格4年来累计飙升了上万倍,1比特币的价格最高达到了266美元。
截止到 2013年 5月 31日,全部发行比特币按市价换算为美元后,总值突破为 15亿美元。与大多数现行货币不同的是,比特币货币系统是独立存在的,其运行不依赖于中央银行、政府、大型企业的支持或者信用担保。比特币使用遍布整个 P2P网络节点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管理货币的发行、交易和账户余额信息。中本聪采用密码学的原理,确保各个比特币节点按照既定的协议达成共识,从而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的安全性。例如,比特币只能被它的真实拥有者使用,而且仅仅能使用一次,支付完成之后原主人即失去对该份额比特币的所有权。
比特币货币总量按照设计预定的速率逐步增加,增加速度逐步放缓,并最终在 2140年达到2100万个的极限。P2P的分布式特性与去中心化的设计结构,确保了理论上任何机构都不可能操控比特币的货币总量,或者制造通货膨胀。在全球范围内,比特币可以通过多个线上的交易所和服务商进行兑换交易,也可以在线下找到兑换点,兑换为现钞或金币。
三、比特币是如何产生的
根据中本聪的论文,一个实现系统也被开源到了网上,引起大众的兴趣,通过这个系统就可以获取到比特币,那么比特币是如何产生的呢?
首先,你要把中本聪所论述的这套系统理解为一个公共的记账系统,每个人都有一个钱包,每个钱包都有一个唯一性的编码,和咱们用的银行卡都有一个银行卡号码一样,这个钱包的号码比较长,我随便找了一个给大家看一下:1FA97cbd8EbFFRKnvkFfPQ4Z5C8V
通过这个账户大家相互之间就可以转账了,并且大家手里每人还都有一个账本,账本上记录了所有参与此记账系统的用户的交易记录,比如张三给李四转了0.1比特币,那么系统机会记录下来这么一笔交易记录:某年某月某日某事某分某秒张三给李四转了0.1比特币,当然不会用汉语,会转换成0和1组成的字符串。
然后这笔交易记录需要有人出面确认说这笔交易是存在的,而且是合法的,然后再广播给所有人,让所有人把这笔记录都记在个人的账本上,那么怎么来确认这笔交易的存在性呢?按照中本聪的论文,他是在原有的交易记录的基础上,记上这笔交易,然后再生成一个随机数,然后再通过一个叫做哈希算法的东西,生成一串新的字符串,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然后所有的用户都有机会拿到这个字符串,然后不断的去生成新的随机数,用特定的算法去计算一串新的字符串,直到这串字符串前面连续出现规定个数的“0”,就证明验证成功了。
其实简单的类比就是,银行发行货币(比特币),要请保安公司护送(挖矿),给护送的人奖励(挖矿获得比特币),奖励是有限的,护送的人越多,货币越安全,但是能分到奖励的人越少
目前每天会产生3600个新币。从理论上说,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下载、运行软件来制造比特币。但事实上,随着比特币的发展,矿机装备竞赛愈演愈烈,挖掘比特币的难度已非常大,需要拥有极高的算力才能勉强开采到。
根据比特币的供应机制,每个人能够挖到的比特币数量与其挖矿设备的算力占比特币全网算力总和的比例成正比。在早期参与者较少的时候,挖矿非常简单。据最早和中本聪合作的哈尔芬尼回忆,他当时就开着个人电脑,几个星期就轻松地获得了几千个比特币。而随着矿机的大规模投入使用,截至2013年9月2日,全网算力已达到惊人的700THash/s(3个月前仅为100THash/s),而且快速增长的趋势还在延续。难度的增长在保障了比特币安全的同时也使得新币的获取异常困难。如果你试图用普通家用电脑挖掘,那么比特币将几乎永远不属于你,甚至会出现你花上几年时间却一个都挖不到的情况,白白浪费电费和人力成本。
其实简单的类比就是,银行发行货币(比特币),要请保安公司护送(挖矿),给护送的人奖励(挖矿获得比特币),奖励是有限的,护送的人越多,货币越安全,但是能分到奖励的人越少
目前每天会产生3600个新币。从理论上说,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下载、运行软件来制造比特币。但事实上,随着比特币的发展,矿机装备竞赛愈演愈烈,挖掘比特币的难度已非常大,需要拥有极高的算力才能勉强开采到。
影响挖矿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矿机的性能和功耗、全网的算力和难度、矿场的部署和运维能力、有没有廉价电的资源、以及币价和政策的导向等等。如今,抱一台矿机回家或者部署一个家庭小作坊挖矿的中小矿工盈利空间非常有限,挖矿行业正逐渐向有廉价电资源、有专业化部署能力的企业和团队集中。
现在挖矿还来得及!在算力巨幅增长的大背景和技术不断迭代的趋势下,为降低投资风险,我们建议回本策略优先。并借助较短的回本期间,循环滚动投资,低成本提升算力水平,优化投资成本,获得更好收益。
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币大牛资讯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8xmw.com/zhis/19055.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