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tore和shop有什么区别
store和shop都可表示“商店”。其区别在于:
1、shop比 store小。store比 shop正规。
百货商场里有很多卖服装的小店.There are many clothing stores in the departmentshop。
2、shop在英国一般指零售商店,在美国还指专卖店,即出售固定商品的门市部。
例句:By the end of the year the little seed and grain shop had developed its trade considerably.到年底,那个种子、粮食小店的生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
3、store为美国用词,指零售商店,其复数stores则指百货商店,相当于英式英语中的department store。
例句:I do all my shopping at that department store.我什么都在那家百货商店买。
扩展资料:单词详解
shop英[ʃɒp]美[ʃɑːp]n.商店;车间
v.逛商店;购物;买东西
词语用法:
1、n.(名词)
1、shop也可作“办事处,机构,企业”解。在口语里,shop可作“工厂,车间,作坊”解,尤用于构成复合词。
例句:I saw both of them at work in the shop.我看见他们两人都在车间干活。
2、v.(动词)
shop用作动词的意思是“(到…)去买东西〔购物〕”。
例句:Women in general like to shop for new clothes.大多数妇女喜欢逛街买新衣服。
store英[stɔː(r)]美[stɔːr]n.商店;贮藏
vt.储存;贮藏;保存
词语用法:
1、n.(名词)
instore可表示“储备事物”,也可指“某事将要发生”。
例句:Butfor now,shareyourpageandsee whatliesinstoreforyounext.但是现在,请分享你的页面,看看你的下一个挑战是什么。
2、v.(动词)
store的基本意思是把大量堆存的商品贮藏在一个特殊的地方,使之不至于受损,以备需要时随时可用。也可作“容纳某事物,含有”解。
例句:This reservoir is used to store water for our town.这个水库是用来为我们小镇储存水的。
二、史玉柱 的巨人集团什么时候在美国上市!!!
大致预定时间是今年11月1号在美国上市`~`
募集资金8亿美元以下是资料~~~`
10月12日,巨人网络招股说明书出现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官方网站,这意味着巨人网络登陆纽交所进入倒计时,如果成功IPO,巨人网络将于11月1日正式挂牌交易,并成为第一家登陆该所的中国IT类公司。
据招股说明书披露,巨人网络此次美国IPO的主承销商是美林和瑞银。巨人网络上市将募集5439万股公众股,占其总股本的20%。公司创始人史玉柱上市前持股14000万股,占公开上市前的68.43%,其他18位主要由公司高管组成的股东共持有5459万股。
截至目前巨人网络尚未披露股票发行价的价格区间,也无法获悉巨人网络将募集资金的总额。不过,业界根据目前中国网游在美国股市的表现预测,巨人网络的市值将有望超过盛大26亿美元和网易23亿美元的市值。
招股书显示,2007年1月至6月,巨人网络营收总额为6.87亿元人民币,同期净利润为5.12亿元人民币。巨人旗下主打产品网络游戏《征途》今年第二季度同时最高在线人数为107万人,平均在线人数为51.5万人。
史玉柱是中国早期最出色的电脑程序员之一。上世纪90年代,史玉柱自己开发的巨人汉卡系列曾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第一。2004年,史玉柱重返IT业,自主研发运营的首款网络游戏《征途》获得巨大成功。今年10月,史玉柱旗下公司“征途网络”更名为“巨人网络”。
三、工商银行这之股怎么样
谁人能准确预测股票的涨跌呢?越详细就意味着越具体,越具体就意味着越不真实。我说涨,你便要高兴,我说跌,你可能要不高兴,你想听我说涨还是说跌?
这种事情,求人不如求己,问人也不如问己,股市本来就有风险,没有绝对的、一定的、一成不变的事情。问问自己,拿出这些钱来股票,全赔掉能不能接受,能接受就做,不能接受就减少金额,到一个自己可以把握的度,一定要确信自己能够接受最坏的结果之后再做盈利的打算。
老子说,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常言道,良药苦口,都是这个意思。算卦的说的最好,那是因为他说得都是人想听的,医生说你得病了你最不愿听,那是因为他说的是实话。
工行的很多理念走在国内各大银行前列,最近公布的业绩又好,至少最近还是处于上升期。往后的俺不能瞎说,今天刚看的金融时报,有关于银行股的介绍,题主自己看,自己分析吧,在投资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一个头脑可以代替你思考。
本打算说股票的,扯远了,从前是学师范专业的,如果有说教气,还请谅解。
楼上的是拷别人的回答么,里面内容穿帮了。
国有上市银行提升两地市场价值
记者卓尚进 2007-04-11 11:32:35
4月10日,是香港市场度过复活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内地几家国有控股上市银行均以红盘报收,工行、中行、建行和交行的H股分别收于4.32、3.93、4.59和8.29港元,较上一个交易日分别上涨0.23%、0.25%、0.88%和0.97%。
几家内地国有控股上市银行的大笔成交和上涨,为香港联交所主板当天的成交活跃和指数较大幅度的上升提供了不容忽视的动力。至当天收市,恒生指数收于20347.87点,较上一个交易日上涨了138.16点,上涨幅度为0.68%,恒生中国企业指数(H股指数)在盘桓多日之后再次回到万点之上,收于10012.93点,上涨153.43点,涨幅达1.56%。
无独有偶,4月10日,在内地上海证交所上市的工行A股和中行A股也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当天分别报收于5.58元和5.88元,分别上涨了1.82%和3.70%。由于两行股份在指数中的数一数二的权重,两行股价的上涨无疑为当天上证指数的持续上涨和再创历史新高增添了不小的动力。统计显示,当天,上证指数收于3444.29点,上涨了1.33%,而沪深300指数收于3081.48点,上涨了1.43%。
纵观几家国有控股上市银行在两地上市后的市场表现,我们会发现,国有控股上市银行以其稳定增长的业绩、长期上升的股价趋势和巨大的增长空间,为两地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和投资价值增长已经作出巨大的贡献,并将作出更大的贡献。说国有控股上市银行大大提升两地资本市场价值,真实不虚,毫不为过。
权威的统计数据表明,至4月9日,沪深交易所总市值达13.77万亿元,已首次超过香港联交所主板及创业板最近一个交易日(4月4日)的总市值13.698万亿元。而至4月10日,由于沪深股指涨幅超过香港股指,沪深交易所总市值肯定再次超过香港联交所的总市值。
此间一位投资银行家向记者表示,今后内地资本市场总市值超过香港联交所的总市值将是常态,而且会陆续超过某些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总市值。
继去年以中国银行为代表的国有控股企业回归内地发行A股之后,今年将呈现出国有控股企业回归A股市场的更大规模的“回归潮”。在去年年底之前、今年年初,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已在内地先后发行A股,交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石油、中海油等大型国企H股和红筹股正准备回A股上市,其每家给内地市场增加的市值规模或在万亿元左右。据此推算,今年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总市值将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其超过香港市场和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市场总市值的新闻将不时传出。
从已在两地市场已披露2006年年报的几家国有上市银行来看,其优良的业绩和成长趋势奠定了股价长期稳定上升的基础。2006年,中行全年盈利逾428亿元,增幅高达65%,每股盈利0.18元;工行税后利润实现了31.2%的增长,达到人民币498.8亿元,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18元;2006年交行全年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22.74亿元,比上年增长32.71%。
3月22日中行公布年报后,由于其业绩增长超出大多数机构的预期,国内外多家投行均给予中行积极评级,或增持,或买入,其H股股价呈稳定上升态势,而A股股价近日已上了一个台阶。4月3日工行公布年报后,国内外投行对其盈利预期存有分歧,评级各有不同。国外有两三家投行开始下调了对工行的评级,但是近日,又有几家投行调高了对工行H股的评级,如高盛给予工行“买入”的评级,目标价为5.28港元;BNP给予工行“买入”的评级,目标价由5.49港元调高至5.51港元等。
自2005年交行和建行先后面向全球投资者IPO并在香港市场上市以后,一家国外有名的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向投资者发出了这样的“建议”:要分享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成果,最好的方式是投资中国的商业银行。近两年的实践证明,这一“建议”是最具价值的投资建议,以建行、中行、工行和招行为代表的中国商业银行,向全球投资者发售股份并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已为他们带来了稳定的高额的回报。
以4月10日收市价计算,工行的总市值已达18638.25亿元,中行的总市值已达14925.74亿元,两家大行的总市值超过3.36万亿元。事实上,随着几家国有控股上市银行的总市值在香港和内地资本市场总市值中占比的不断提高,其对两地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国有控股银行的上市,在为香港和内地及全球投资者带来稳定较高投资回报的同时,为提升两地资本市场的投资价值和成熟稳定度增添了勃勃生机,间接地为全球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增添了新鲜活力。
虽然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总市值超出发达国家或地区资本市场的总市值,但是我们切不可以沾沾自喜,而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其客观上存在的差距,如在上市公司质量、证券监管、金融创新和市场运作效率等方面存在的落后差距。
从近期看,内地资本市场与香港资本市场是竞争对手,更是合作伙伴。而从长远和国家整体利益看,两地市场应当是互动和双赢的关系,需要取长补短,共同协调发展。而包括香港和内地在内的整个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吸取国际发达资本市场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快改革开放和金融创新的步伐,打造自主核心竞争力。
金融时报(2007年04月11日)
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币大牛资讯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8xmw.com/zhis/9327.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